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陸續出臺一系列反對形式主義的舉措,對整治形式主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依然存在,有的形式主義十分頑固,甚至還出現了“變異”。例如,有煤礦基層干部反映,一天要開三四個會,甚至同一時間要開兩個會,沒有足夠的精力研究安全生產等工作;有的煤礦發的紅頭文件少了,但是“白頭”文件、辦公郵件的數量居高不下,各種QQ群、微信群不斷增多,大量的文件、任務安排、工作要求,通過“群”進行傳遞;有的煤礦在檢查時,重資料不重實際工作效果,導致基層“點燈熬油”準備大量的資料,過度留痕;有的煤礦進行文件“廢改立”,但做加法的多、做減法的少,改到最后,新文件、舊文件全都要執行。
形式主義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說到底,還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讓一些人從搞形式主義中嘗到了甜頭,甚至是獲得了利益。一邊是真抓實干,一邊是形式主義,當整天忙得團團轉的基層干部發現搞形式主義比埋頭苦干更容易應付檢查,甚至更能獲得上級肯定時,心里的天平難免傾向于搞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因此,整治形式主義必須從根子上鏟除形式主義滋生的土壤,切切實實為基層減負。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信念是成功的基石。要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時刻注意加強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強化自身理論深度、政治敏感程度、思維視野廣度以及思想境界高度,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要經常照一照形式主義的鏡子,對思想之塵、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清洗,把舊觀念舊思維,特別是煤礦企業長期以來看慣了、干慣了、習慣了的“三慣思想”擯棄掉,不斷轉變思想觀念,不斷改進方式方法。
哪里監督缺失,哪里的權力就可能被濫用。一旦組織的監督檢查缺失、群眾參與度不夠,就會被搞形式主義的人想方設法鉆空子。有的檢查人員不去工作面,打個電話問一下,就把表格填好了;有的檢修人員沒有檢修過程,造假留痕;有的技術員不搞技術,變成了“資料員”“材料員”……
這些形式主義問題大多是監督缺位造成的。這些問題有的給基層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有的還會造成安全生產事故。如果組織檢查有力、職工監督充分,這些形式主義問題將無所遁形。因此,必須對整治形式主義減負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經常性督辦問效,決不允許搞“表面重視”、當“甩手掌柜”。要堅決避免工作中出現的重“形”不重效、重“痕”不重“績”等問題。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問責一次。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整治形式主義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認真勁兒,對在整治形式主義減負措施執行情況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動用組織處理手段,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曝光、誡勉處理等,全力遏制形式主義反彈復發、隱形變異問題。始終堅持標準不變、要求不減,以長效機制來保持“熱度”,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形成常態化問責,層層傳導壓力,確保整治形式主義各項舉措嚴格落實到位。
唯有真抓實干、狠抓落實才能開辟發展坦途。只要我們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好整治形式主義,就一定能用實干贏得人心、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為發展護航。